一、西安博物院(小雁塔)简介
西安博物院位于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72号,是一座集文物收藏、园林休闲、社会教育、科学研究为一体的国家一级博物馆,总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,由博物馆主体、小雁塔和唐代荐福寺遗址三部分组成。
作为西安的“城市会客厅”,西安博物院不仅珍藏着11万余件周、秦、汉、唐等朝代的珍贵文物,更将千年古塔小雁塔揽入怀中,形成“馆中有塔、塔馆一体”的独特格局。博物馆建筑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锦秋设计,以“天圆地方”理念为核心,与小雁塔的古朴风貌相得益彰。
小雁塔坐落在西安博物院内。文献记载显示,小雁塔建于唐景龙年间(公元707-710年),为唐代长安城中荐福寺的佛塔,本名为荐福寺塔,“小雁塔”这一称呼大约是明代以后出现的对该塔的俗称。
小雁塔最初由塔基、塔身、塔刹三部分构成,塔身原有十五级(层)。明代时因地震灾害,塔刹被毁不复存在,塔身从中出现裂缝,最顶部两级也遭震损。1965年对小雁塔进行整修时,采取了加固塔身的措施,使其古朴的历史风貌得以保留,如今塔体通高43.395米,现存13层。

二、门票情况
西安博物院(小雁塔)大门票免费,但参观需要提前预约,只预约西安博物院门票即可,小雁塔不用另外预约。
西安博物院淡季一般可当天预约,旺季建议提前3天预约,节假日建议提前7天预约,每日18:00更新7天内的门票预约。
预约渠道:“西安博物院”微信服务号、美团APP、大众点评APP。
小贴士:小雁塔的登塔服务暂时关闭,之前小雁塔登塔需另外付费30元。
三、开放时间
西安博物院(小雁塔)开放时间为8:30-17:30,17:00停止入园,每周二闭馆(节假日除外),除夕日闭馆。节假日可能会延长至21:00关闭。
小贴士:西安博物院2025年5月1日-10月31日期间取消周二闭馆。
四、西安博物院(小雁塔)怎么去?
1、地铁
乘坐地铁2号线或5号线到【南稍门站】F口出站,沿友谊西路步行400米(约5分钟)可至西安博物院北门入口。
2、公交
-乘坐18、29、21、32、46、40、203、204、218、224、229、258、407、410、521、618、700、游7路公交车到“小雁塔站”下车,再往东步行大约300米可至西安博物院北门入口;或往南步行大约250米可至西安博物院西门入口。
-乘坐18、203、204、218、229、258、407、410、游7路公交车到“夏家庄站”下车,往往北步行大约450米可至西安博物院西门入口。
五、西安博物院游玩路线
西安博物院(小雁塔)游玩路线推荐:
博物院北门→唐代道路遗址→白衣阁→小雁塔→藏经阁→大雄宝殿→慈氏阁→钟鼓楼→天王殿遗址→金刚殿遗址→西安博物院→博物院西门(或返回北门)

六、西安博物院基本陈列
1、负一层:基本陈列《古都西安》
通过2000余件文物展现西安从西周至明清的城市变迁,重点展品包括秦代陶水管道、汉瓦当、唐代长安城模型(1:1500比例)。
-《古都西安·千年古都》:以1:1500的唐代和隋代长安城模型,展示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的城市变迁。
-《古都西安·帝都万象》:分为“周秦文明”“汉唐风采”“府城华章”三个篇章,展出青铜器、唐三彩、金银器等文物,还原古代生活场景。
2、一层:临时展览
不定期举办国内外特展,可能需另外购票。
3、二层:专题陈列
-《宝相庄严》:佛教艺术专题展,涵盖北魏至明清的佛像、经卷,如北周贴金彩绘观音像、隋代董钦造弥陀佛像等精品。
-《三真六草》:主要展示明清书画精品,兼有少量前代和近现代作品,体现西安地区艺术特色。
-《天地之灵》:玉器专题展,展示从新石器时代到明清的玉器演变。
-《丝路明珠小雁塔》:展示小雁塔历史和保护现状。
4、小雁塔园区
-荐福寺:唐代皇家寺院,曾为佛教经书翻译中心,现存大雄宝殿、藏经楼等明清重建的建筑群和千年古槐树,寺内“雁塔晨钟”为古长安八景之一,游客可付费撞钟祈福(10元/3次)。
-小雁塔:唐代密檐式砖塔,塔身历经70余次地震仍屹立不倒,塔内保存有唐代佛教造像和历代文人题记。
七、西安博物院镇馆之宝
1、唐三彩腾空马
1966年西安莲湖区唐墓出土,长52厘米,高38厘米。胡人少年骑于腾空跃起的骏马上,釉色鲜艳,造型生动,是唐三彩中唯一以“动态”呈现的文物。
2、秦代云纹高足玉杯
1976年阿房宫遗址出土,由整块蓝田玉雕刻而成,腹外壁刻四层云纹,是秦代玉器的巅峰之作。
3、隋代董钦造鎏金弥陀佛像
通高41厘米,镌刻“开皇四年”铭文,弥勒佛结跏趺坐于束腰须弥座,通体鎏金,铭文清晰,为隋代佛教造像的代表作。
4、永盂(西周)
1969年蓝田县出土,高47厘米,腹内铭文123字,记载了西周土地分封制度,是研究周代礼制的重要物证。
5、其他珍品:唐代金背瑞兽葡萄镜、唐代三彩凤首壶、八瓣仕女狩猎纹银杯、汉代龙纹空心砖等。